守護生物多樣性 筑夢美麗石獅


本報訊 5月22日是“國際生物多樣性日”,今年的主題是“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”。為提高學生對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,5月10日,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、石獅市自然資源局攜手泉州市觀鳥學會開展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科普實踐活動。
活動現場,泉州市石獅生態環境局宣傳專員鄭舒新,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愿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泉州市觀鳥學會秘書長陳慶煌化身“自然導師”,為石獅市實驗小學、第七實驗小學的50余名學生帶來專題講座。
鄭舒新以生動的講解,帶領同學們穿梭于生物多樣性的奇妙世界。從形態各異的珍稀動物到神秘莫測的生物群落,她用鮮活的例子闡釋什么是生物多樣性;通過追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起源與發展,講述設立這個節日的深遠意義;結合日常生活,分享“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能做什么”,比如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、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。同學們全神貫注,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,打開了認知自然的新大門。
陳慶煌以深入淺出的語言,將鳥類相關知識娓娓道來。當他講到勺嘴鷸那如湯匙般獨特的喙,白鶴優雅修長的身姿,以及小天鵝在遷徙途中跨越千里的堅韌時,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好奇與驚嘆的光芒,對這些珍稀鳥類的外形特征、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。
講座結束后,探索之旅仍在繼續。同學們移步至石獅市珍稀鳥類標本暨圖片展,通過栩栩如生的標本和精美的圖片,進一步領略鳥類世界的豐富與神奇。隨后,大家走進綠意盎然的濕地公園,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,屏息凝神地觀察棲息于此的珍稀鳥類。當看到鳥兒們在枝頭歡唱、在水面嬉戲的靈動身影時,孩子們真切感受到生物多樣性的魅力,也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自然的熱愛,并增強他們的環保和生態意識。
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堂生動的自然科普課,更是一次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的深度傳播,為構筑美麗石獅的生態畫卷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。
圖為專業人員指導學生在石獅濕地公園觀鳥
(記者 林富榕 通訊員 洪培山 羅梓鳳)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